益阳市侨联官方网站LOGO
益阳市侨联网站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维护侨益 > 侨务政策侨务政策>>

招生简章 | 华侨大学2025年面向华侨学生招生简章

日期:2025/2/24 16:52:54 来源:益阳市侨联

华侨大学

图片

2025年

面向华侨学生

招生简章



图片
图片

中国国家部属高校

中国政府重点建设大学

中国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中国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示范高校

教育部第1批

本科教学水准评估优秀大学


➣厦门校区地处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市

➣泉州校区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

➣拥有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医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环境/生态学与社会科学2个学科进入前1%

52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22个专业通过国际及国内专业认证。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100多个

➣最早面向海外招收华侨及留学生的中国内地高校之一;在校境外学生最多的中国内地高校之一。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陆第71位

➣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生3.5万余人,其中在校境外学生9000余人。


图片


一、

学校简介

HUAQIAO UNIVERSITY

华侨大学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和泉州,创办于1960年。


学校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贯彻“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


学校总占地面积210多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善,实验室设备先进,具有内地高校一流的学生宿舍和“中国高校百佳食堂”。


学校拥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攀岩等活动场地,建立了满足各类兴趣爱好的学生社团近100个,与五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签署了合作协定,是海内外学子求学的圣地、成才的摇篮。


图片



二、

招生办法

(一)报名条件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要求,凡中学学习经历完整、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成绩优秀的华侨学生(持中国护照,且国籍认定无误),年龄原则上不超过22周岁,均可报名,具体如下:

      学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学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若学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学生本人须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

特别注意:

1.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2.新生入学后,我校有权对其体检结果及个人身份条件进行复核,不符合入学规定的,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图片


(二)报名方式

     

1.申请审核入学

      具有海外高中学习经历、取得毕业证书的华侨学生,经中国驻外使(领)馆、我校海外招生处或侨团、侨社、侨领推荐,符合要求的,通过华侨大学境外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s://admissions.hqu.edu.cn/)提交个人申请资料,经审核可通过申请修读我校本科课程。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6月1日截止,未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整材料的,视为放弃申请资格。需提交的个人材料如下:

(1)填写个人完整信息及有效联系方式,上传学生本人一寸彩色免冠证件照。

(2)学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护照有效期应大于当年度入学报到日一年以上,2025年入学的学生,护照有效期须在2025年12月及之后,否则无法办理学籍注册)。

(3)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

(4)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或由住在国出具的相关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

若定居在尚未与我国建交国家,须出示同我国和其定居国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居留权认证,和我国驻第三国的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间)。

(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学生本人及父母一方最近5年内(报名时间前5年)的出入境记录原件。《出入境记录查询结果》必须能体现出符合报名要求的侨居时间,如果存在年份跨度问题则须延长查询时间范围,如果存在新旧证件更换问题则须一并提交新旧证件的查询结果。

(6)经公证或认证的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毕业证书、境外高中各年级成绩单,若毕业证书和成绩单为外文,须同时附上正式翻译机构做出的中文翻译件并公证,含生源国高中统考成绩或国际通行标准化测试成绩,如:UEC/A- Level/AP/IB/SAT/ACT等。

(7)推荐信1封(由毕业高中学校、海外侨团、侨社、知名侨领或我校海外招生处主任推荐)。

(8)审核结果将于8月上旬在报名系统发布。申请通过的学生可自行下载预录取通知函作为报到凭证,并于新生报到日持本人全部申请资料原件到所在校区招生处办公室复核。复核通过后换取正式录取通知书,再到学院办理报到手续。


2.考试入学

(1)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收港澳台和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学生入学考试,报名网址https://lxlz.jnu.edu.cn。

报名方式:所有考生的报名均采用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方式进行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15日(节假日和双休日除外)

确认时间:以厦门考点实际通知为准

考试时间:2025年5月24日—25日,设有香港、澳门、广州、厦门四个考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报名网址https://www.gatzs.com.cn/gatpz/index.do/。

凡有志愿报读我校的学生,我校将根据其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入读本科、预科。报名时间为每年3月上旬,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下旬。



三、

华侨大学2025年

境外生本/预科

推荐就读专业目录

泉州校区

图片
图片

厦门校区

图片
图片

备注

1.招生科类是指学生的中学阶段需要具备的学习背景,例如招生科类为理工的专业,不建议中学阶段没有物理、化学、生物或信息技术学习背景的学生填报。文理兼报的专业则接受所有学生填报。

2.大学预科班:设有文科和理科班,重点巩固和提升高中知识水平。完成学业,综合测评合格可直升我校本科专业。

3.选读术科专业(音乐学、舞蹈学、体育教育、美术学、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基础,必要时将组织复核。

4.术科专业、全英文教学专业(国际学院三个专业)的学生入学后不可申请转入其他普通类本科专业,其他普通本科专业学生入学后亦不可转入上述专业。

5.学生汉语水平需达到HSK五级或相当水平。

6.表格列出专业为我校境外生推荐就读专业,最终招生专业以报名系统可选专业及实际成班情况为准。学校为目录专业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其他不在目录的专业,不专门编制境外生培养方案。

7.学校部分专业实行“1+3”两校区融合式培养,即第一学年及后续学年分别在不同校区学习。报到校区以学校最终安排为准




四、

学费及住宿费

(以福建省物价部门最终审批为准)

    (一)学费(币种:人民币,单位:元/人/学年)

图片

1.我校本科课程采用学分制收费,具体收费情况根据学生实际选修学分计算;

2.全英文教学专业的学生赴外期间按外方大学标准缴纳学费及住宿费,外方合作大学为项目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奖学金额度以实际申请结果为准



     (二)住宿费(币种:人民币,单位:元/人/学年)

图片

(三)生活费用:膳食费每月约1500元人民币,视个人情况而定。

(四)其它费用:代收教材费、保险费、体检等费用,详细清单待入学注册时告知,约为2000元左右。


五、

奖助学金

我校奖学金覆盖面广,在校学习表现优秀的,可根据规定继续申请多种奖学金。其他面向境内外学生的奖学金不单独列出。

图片

注:奖学金金额及名额以当年度实际公布为准。



六、

联系方式

华侨大学招生处

泉州校区: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362021)

+86-595-22695678


厦门校区: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361021)

+86-592-6161258


邮箱(E-mail):hqdxjwzs@sina.com,hquwz@hqu.edu.cn

网址(Website):https://zsc.hqu.edu.cn

报名网站:https://admissions.hqu.edu.cn

学院介绍可查阅:https://zsc.hqu.edu.cn/xyjs.htm


更多招生信息请关注华侨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




    本文网址:http://www.yysql.cn/qiaoyi/policy/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