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侨联网站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理论调研理论调研>>

培育扶持种粮大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日期:2016/1/29 18:26:23 来源:益阳市侨联

益阳市侨联:陈有武、铁锐

2015年10月,南县组织农业、粮食、农机等部门深入乡镇、村组对种粮大户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就如何培育扶持种粮大户深入思考。

 一、南县种粮大户发展情况

    自2004年中央连续出台关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号文件以来,南县种粮大户呈现出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分布拓宽、模式多样的发展趋势,有效推动了全县粮食生产,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稳步提升。

   (一)粮食生产稳步增长。据调查,2014年,全县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1217户(其中100亩以上的107户,1000亩以上的7户),规模种植面积达10.9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17%,较2003年分别增加1062户、8.8万亩。受效益和风险双重因素影响,种粮大户积极开展双季稻种植,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有效控制了全县“双改单”面积,提升了水稻单产和全县的粮食总产。2014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50.1万吨,双季稻种植单产早稻399公斤、晚稻402公斤,一季稻单产457公斤,比2003年增加6.3万吨,增长14.4%。其中种粮大户粮食产量约为4.47万吨,比2003年增加3.61万吨。

(二)粮食生产经济效益提升。种粮大户不仅复种指数高,还对生产技术、机械化设备、质量安全、经营管理的要求比普通农户高,在同等资源情况下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大。从随机抽取的全县100个种粮大户的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种粮大户实行双季稻生产亩平均纯收益约1250元(含土地流转费),比普通农户种植一季稻(亩平效益1050)增收200元左右。此外,由于种粮大户规模大,产后订单和加工转化率高,粮食附加值得到了提升,综合效益比普通农户高出约5倍。

(三)农业科技推广运用加大。种粮大户对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比普通农户更为积极广泛,通过上述100个种粮大户的调查,良种利用率达到98.3%,新技术接受率达到91.7%,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专业化防治达到97.5%,比普通农户分别高15.6%、42.4%、35.7%。该县近三年农机购买户中,种粮大户占60%以上,其中大型耕种机、插秧机的购买,种粮大户占到90%以上。在茅草街镇、三仙湖镇、青树嘴镇、麻河口镇等地,种粮大户积极参与水稻高产创建和湘米工程建设,成为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点,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农户收益增加。一方面,种粮大户集中了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本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工资收益。通过对100-150亩种粮大户的用工情况调查,去年户平长期请工2人,支付工资3.7万元;农忙时户平每天请短工10-12人,人平日工资120元。另一方面,种植大户集约经营土地,土地流出方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积极投入到二三产业寻求发展空间,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收益。

二、种粮大户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土地流转障碍凸现。流转土地是种粮大户形成的先决条件,在调查时参与座谈的大户都反映当前土地流转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承包转包不规范。50亩以下的种粮大户基本以流转周边亲友土地为主,口头协议居多,没有书面合同,易产生矛盾和纠纷。100亩以上的大户流转合同签订率较高,但承包户不愿签订长期合同,合同期限一般在5年以下,有的还是一年一签,部分种粮大户成为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导致租金年年上涨,难以稳定发展。二是流转土地基础条件较差。种粮大户多以分户承包为主,田块比较分散,“插花田”较多,成片租赁难度大,不便于统一布局和管理。承包的耕地大部分基础设施老化,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路网不配套,机械作业难度加大。三是土地流转法治环境不优。用法治的思维推动土地流转尚未形成,无法有效保障土地流转的有序发展。土地流出方一旦在外打工效益不好,不管签没签合同,都纷纷返乡索要田地,使种粮大户不敢投入,难有长远规划。

(二)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一是农机服务组织涣散。目前,该县农机协会2个,大型农机服务公司3家,全县约7600多名农机从业人员中,真正在参与协会活动的不及总量的33%,其余农机大户仍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单打独斗,相互间缺乏协作,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合,难以发挥整体功效,甚至有时出现相互压低作业价格、恶意竞争现象。二是农业机械服务水平不高。由于农机具购置费用较大,部分种粮大户不愿购置。截至2015年3月,该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只有32家,平均每户种粮大户拥有的农业机械化数量不到0.5台。

(三)政策激励不到位。一是补贴政策不相关。由于国家还没有出台大户粮食生产专项补贴,在转包、转让或租赁土地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都由原承包人享有,与种粮大户无关。在购机方面,除专业合作社外,一般种粮大户与普通农户一样,每年只享受一台同类型农机的购机补贴。二是保险政策不兜底。当前粮食保险制度尚未健全,目前水稻(成熟期)最高保额每亩320元,而一亩早稻的成本(不包括自用工)在410元左右,一亩晚稻的成本在480左右,如发生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即使获得最高赔偿,也难抵消灾害损失。三是政策扶持不鲜明。当前在土地流转面积加大、农资价格节节攀升等情形下,该县不少种粮大户资金需求量增加,资金链紧张。据估算,目前种植一亩双季稻量化成本在500元左右,加上请工、机械作业、土地流转费,每亩田投入达1000多元。现在农村贷款程序复杂、难度大,不少种粮大户由于资金不足很难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据种粮大户反映,目前在购买农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烘干、运输和贮藏等方面也缺乏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种粮大户积极性受挫。

三、对策及建议

(一)培育有利于种粮大户发展的土地流转环境。一是依法营造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发展环境。加大国家土地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确权颁证步伐,进一步稳定家庭承包关系,确保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合法财产权,打消农民顾虑,放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托乡镇司法所建立土地流转法律调解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等服务,解决土地流转矛盾纠纷。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引导种粮大户和流出土地的承包户之间建立起“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模式和“租金+劳务收入、分红+劳务收入”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密切种粮大户与承包户的利益连接关系,提高相互间的依赖程度。三是开创企户合作发展新方式。引导种粮大户与有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在生产中由企业先垫付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资的费用,产后统一收购,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政策扶持和信贷力度。一是加强政策扶持。目前国家对种粮大户还没有专门的扶持政策,但种粮大户承担的风险比一般农户要大几倍乃至几十倍。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扶持种粮大户的规定和办法,从产粮大县奖励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对种粮大户基础建设、购买农资、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予扶持。二是改革农村信贷投放方式。改变旧有的农村贷款方式,放宽种粮大户的贷款政策,探索大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住房抵押、流转地收益等贷款机制,保证大户资金需求。并通过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建立健全农民小额贷款担保贴息体制,为种粮大户减轻资金压力。

(三)提升种粮大户发展的机械化水平。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农业现代化,种粮大户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更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实行指标以县调剂,优先保证种粮大户的购机需求,对种粮面积100亩以上的大户,政府可另给予适当的购机奖励。二是提供技术支撑。抓好先进农机的推广,对种粮大户开展农机使用技术培训,搞好农机具的维修,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以节能增效调动大户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四)完善促进种粮大户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种粮大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是建立种粮大户服务台账。对种粮大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每名农机干部指导10个种粮大户,为种粮大户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多层面服务。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服务。推进以机耕、机播、机收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组织发展,为种粮大户开展承租、代管、代耕、烘干等各项服务,提升种粮大户的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种粮大户排忧解难。


    本文网址:http://www.yysql.cn/Political-participation/Theoretical/69.html

    益阳市归侨侨眷联合会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1774号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梓山路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10楼  邮编:413000  办公电话:0737- 6206301
    投稿信箱 E-mail:yy6206301@163.com